不知不覺,夜已深了。若是平時,此刻我已入夢。

這段時間已來,所經歷的事情,所思考的事情都很多,所以睡眠來的就不是那麼準時了。

所以也有點時間,喝點咖啡,裝裝文青。

有時也會在咖啡廳內,找一處靠窗的位置。一份咖啡,一本書,一個下午。

有時候真想,我的人生就這麼簡單,這個世界裡的生活其實很多都很簡單,只要仔細觀察就可以發現城市片刻的寧靜。

咖啡

就是我的心靈慰藉,一杯好的單品咖啡,更可以陪伴我度過每個寂靜的夜晚

為什麼我這麼喜愛單品咖啡呢??

單品咖啡的代表,大家都會想到-藍山咖啡

因為藍山咖啡有著以下特色

頂級藍山咖啡:它產於加勒比海,咖啡都是在高原上生長而成的,吸收到了足夠的陽光的光照,生長的特別的好,藍色的咖啡香味很濃郁

咖啡調理師的精湛手藝也做出了美味的咖啡,能夠讓咖啡色香味俱全,有機的會得話,大家一定要好好的品嘗一下,相信這樣的口感是你無法忘懷的。

炭烘特級藍山咖啡:不知道大家對於此咖啡熟悉嗎?其實它的咖啡豆是世界最好的,看起來可能比普通的咖啡豆值大一些

其實用它來做上好的咖啡。做出來之後入口又軟又滑,口感超級的好,咖啡濃味很強,根據自己的口感再加入了一些糖

不得不說這款咖啡備受年輕人關注,成為了世界頂級昂貴的咖啡之一,贏得了大家的喜歡,不知道你是否喜歡這種咖啡呢?

最近經過朋友的介紹,我對BEMO Cafe這個品牌的阿里山系列咖啡產生了濃厚的興趣,做了一些功課後發現臺灣阿里山咖啡水準之高

它的味道讓我感受到超越藍山咖啡的水準,因為阿里山山脈為臺灣五大山脈之一,和牙買加藍山咖啡幾乎處於同緯度

以1,200公尺的「高海拔」優勢,霧氣瀰漫,冷涼溫差大與水土滋養,產出的咖啡豆質地紮實、風味獨特且香氣、韻味層次豐富。

品飲前段是明亮的檸檬、啜飲時口感如絲絨般滑順柔美,檸檬、杏桃、李子及核桃等滋味,尾段帶臺灣特有的烏龍茶香及甜感,飽滿多汁。這支優質的臺灣咖啡,我猜你不會想錯過的。

尤其品飲前段是可以感受到檸檬的清香、口感絲絨般滑順柔和,細細品味不難發現檸檬、杏桃、李子及龍眼乾綜合起來的獨特口感,尾段則有著臺灣特有的茶香及甜感。這支優質的臺灣咖啡,我猜你不會想錯過的。

在BEMO Café的的官網上有三種阿里山的咖啡,我來分別介紹

臺灣‧阿里山‧卓武山咖啡
[ 風味描述 ]

緬槴花香Frangipani、熟蜜李Plumcot、白葡萄乾White Raisins、核桃Walnut

[ 阿里山 卓武山咖啡農場  ]

卓武山咖啡農場1200公尺高海拔特質,讓咖啡的甜度、酸度、香氣、風味加分許多,為了確保咖啡的品質與信譽,從農場管理、採豆、炒豆、行銷,莊園主事必躬親,堅持自產自銷,而且採收的豆子只選擇咖啡樹矮化後最頂層環狀樹枝所結果的部分,其餘下層咖啡豆都予以淘汰,採收下來咖啡豆每顆都長得特別壯碩。從種植到製作工序的每一環節,皆採有機栽培、不使用農藥!

這樣的堅持讓卓武山咖啡在2012年臺灣咖啡競賽獲得頭等獎,更於2021得到國際典藏咖啡競標(PCA)冠軍,成功將臺灣咖啡產區與國際精品咖啡市場完美接軌,為阿里山咖啡打出名號,也為卓武山咖啡闖出響亮的招牌,成就自己的榮耀!

臺灣‧阿里山‧吾佳莊園
[ 風味描述 ]

龍眼乾Dried Longan、烏龍茶Oolong Tea、黑糖Brown Sugar

[ 阿里山 吾佳莊園 ]

吾佳莊園位於嘉義縣番路鄉草山村,座落在綿延的阿里山山脈上。這裡的陽光及雨霧合適,日夜溫差夠大,十分適合咖啡的生長。

莊園主實行自然農法,擅長有機肥料的施用,在開始種植咖啡以前,原本以產茶為主,也許是因為和茶樹一起長大,又或者是咖啡豆在處理時,常常與茶葉共用場地,讓吾佳莊園的咖啡豆,擁有與臺灣高山茶相像的美麗韻味,此外,又有一層龍眼乾的甘甜。 

在網路上找到BEMO Cafe之前和VOGUE的風格野餐會活動,可見BEMO Cafe對於自身品牌的重視程度

<<這是誠品南西2019年的快閃活動,這個風格完全是我的菜啊!!

<這是蔦屋書店2019年的快閃活動,文青質感路線也很不錯!

一杯好喝的咖啡要如何定義?

有人說:要濃、醇、苦;也有人說:要清爽、甘甜;也有人說:要不酸、不苦、不澀……

通常老饕級的咖啡愛好者會說XX牌子、XX店的咖啡好喝;美食級的咖啡愛好者會說XX產區、XX品種的咖啡好喝……

當然,因為每個人所接觸的咖啡種類不同,而會有不同的認知。對於普通人而言,好喝的咖啡通常是指合自己口味、也習慣那個味道。

但是BEMO Café的濾掛有15g之多,比一般10g掛耳粉量足足多了50%,難怪帶來更多層次的風味及口感,為臺灣阿里山咖啡下了一個全新註解

如果只是單純評論「好喝的咖啡」太過矯情,而是要從飲用者角度出發,來判定咖啡好不好喝,不應該是專家說了算,而是你說了才算。

BEMO Café的阿里山系列值得您細細品嘗,讓這咖啡的餘韻在你舌尖上舞動吧

BEM1851VRV18VRVRWD

1、拿咖啡杯的正確姿勢:在西餐廳裡,餐後喝的往往是咖啡,份量是普通咖啡的一半。而盛咖啡的杯子,杯耳很小,指頭無法穿過。正確的拿法是用你的食指和大拇指端起杯子。  2、服務員端上咖啡時,一定將杯耳向著顧客的左側,彰化不酸的咖啡送禮推薦以便顧客扶著杯耳加糖加牛奶。你在操作時不必握得太緊,也用不著用力攪拌而濺出咖啡,因為糖和牛奶很快就會溶化。不喜歡加糖和加奶的,可雲林浸泡式咖啡送禮推薦把杯耳轉向自己的右側。一般是先加糖後加牛奶。  3、咖啡匙是專門用來攪咖啡的,飲用咖啡時應當把它取出來,而不是用咖啡匙舀著咖啡一匙一匙地慢慢喝,也不要用咖啡匙來搗碎杯中的方糖,剛剛煮好的咖啡太熱,可以用咖啡匙在杯中輕輕攪拌使之冷卻,或者等待其自然冷卻。用嘴試圖去把咖啡吹涼,是很不文雅的動作。  4、小匙用畢,要放在碟子上,不要放在杯子裡。這樣顯得不雅,而苗栗單品咖啡推薦品牌且不小心會把小匙打翻在地。用匙舀咖啡,端起碟子或托住杯底喝咖啡,都會十分失禮。除非舉行酒會,或沒有桌子依託時,才能端起碟子來喝。  5、盛放咖啡的杯碟都是特製的,嘉義哥倫比亞咖啡禮品推薦它們應當放在飲用者的正面或者右側,杯耳應指向右方;飲用時,可以用右手拿著咖啡的杯耳,左手輕輕托著咖啡碟,慢慢地移向嘴邊輕啜。不宜滿把握杯、大口吞咽,也不宜俯首去就咖啡杯;喝咖啡時,不要發出聲響;添加咖啡時,不要的咖啡杯從咖啡碟中拿起來。 基隆知名咖啡評價分享 6、在家裡請客人喝咖啡,應當注意的是,咖啡愛好者對是否加糖和奶往往十分講究,最好讓客人自便,主人不必代勞。另外,主人還要為懂得喝咖啡的行家另備一杯冷開水,使之與咖啡交替品嘗,口味更顯清純。  7、在朋友家裡作客喝咖啡時,則要注意:咖啡要趁熱喝完,不必客氣。如果只顧聊天而讓咖啡冷卻,就會有違主人的一番誠意。小匙是用來攪拌的,用後要放在碟子邊上,不要用來舀咖啡。也不要一口氣把咖啡喝完,而要慢慢啜飲。咖啡要全部喝完,才顯得有禮貌。  8、有時候飲咖啡可以吃一些點心,但不要一手端著咖啡杯,一手拿著點心,吃一口喝一口地交替進行。宜蘭濾掛式咖啡禮盒推薦飲咖啡時應放下點心,吃點心時則放下咖啡杯。

不是彩云追月的浪漫,也不是月滿中天的光華。 那是一個靜謐的夜晚,所有的喧囂退去了,任何的鳥鳴或狗吠也停止了,甚至連一絲風兒也沒有。此時,起床的當兒,我看一輪安安靜靜的月亮,清輝灑滿每一個靜寂的角落。 正是萬籟俱寂的時候。月光像一匹白色的綢緞,溫柔地包裹著夜色中的每一個事物。 月亮不事張揚,傾瀉到我家的陽臺上。月的清輝,既沒有《春江花月夜》的凄婉,也沒有《小夜曲》的激情,一切散淡無為,又無所不包。 月的清輝就是這樣的,甚至有點恣意和任性。 月兒不語,靜靜地看著萬事萬物。 她甚至有點悲憫了。 陽臺上的花花草草因沐著這月光,散發出翡翠的光澤,月華如水,又如清清淺淺的小溪,緩緩地流淌著…… 原來,在我們渾然不覺睡去的時候,月亮一直在那兒,在那兒溫柔地照耀和包容。 原來,夜半的月光這么美!卻常常是我們所不知道的。 原來,這小小的幸福和甜蜜,也常常是我們所忽略掉的啊! 是時,無風,無雨,月的清輝遍灑…… >>>更多美文:心情隨筆

我的家鄉,是安龍縣木咱鎮坡貢村一個叫“下潭”的美麗小村莊。今天,人們都叫它坡貢村三組,知道“下潭”這名稱的人已不多了。正如家鄉的親人們,能說布依話的人已寥寥無幾。 沿著安龍到德臥經木咱的縣道,順著坡貢小學向白水河方向一路下去,田壩中間左邊第三個進村路口,一條現代化的水泥路三彎兩折,穿越田野跨過小河通向寨腳賽壩,六十多棟現代平房從山腳不成規則靜臥到半山坡上的地方,就是我生于斯長于斯的家鄉。 美麗的傳說 家鄉下潭,來源一個美麗的古老傳說。歷史追溯到千百年前,我祖上不知是好多代的先祖,他們兄弟三人帶領百十位家小,從祖籍江西臨江府十字街大橋頭豬兒壩一路躲避仇家,擔驚受怕,千辛萬苦,風餐路宿,晝伏夜行,不知翻過多少高山河谷,越過多少艱難險阻,也不知道經歷多少雄關漫道。最后在某年某月的那個月黑風高的夜晚,疲憊不堪的一家老小,再也走不動了,估計也早已逃過仇家的追蹤,又累又餓的人們,聽到四周圍傳來一陣陣青蛙的亂叫聲,知道這地方應該是有常年不斷的水源,夜色中覺得這深山密林里,四面環山中間低凹的偏僻蘆葦蕩,該是個歇腳休息的好地方吧。于是,大家就在這深山茂林滿是蘆葦的山窩里歇息了一晚上。 第二天醒來,耳畔隱約聽到周圍樹林里傳來起此彼伏尖銳奇怪的聲音,這聲音時高時低,時大時小,卻不似說話聲。當太陽從東邊的山林里高高地爬到中天時,壩子里所有的一切在陽光下都藏不住了,各種鳥兒在樹林中嘰嘰喳喳叫個不停,水鳥也在蘆葦叢里撲楞楞的飛來飛去,不時發出一聲劃破時空的清脆長鳴,歡快喜悅的一切似乎在歡迎這遠到的不速之客。這時,密林里奇怪的聲音越來越近,越來越多,尖利刺耳,讓這幽寂平靜的山林一時間顯得心浮氣躁,陰森恐怖。尋聲望去,十來個似人非人的怪物,就在祖先們歇息處不遠的一棵大樹下的草地上,張牙舞爪,朝他們怪吼。 祖先們也許是艱辛的長途跋涉累了,也許認為這里的確是個好地方,不想再走了,就到山上的密林里找尋,最后選擇了半山腰一個有水源的地方,砍來樹木和竹子,搭建簡陋的家,算是安定了下來。不久他們發現:他們的到來打亂了這原本平靜的深山。似人非人的怪物,天天都到周圍吼叫,并向他們扔樹枝石塊,像是在趕走他們。當時他們管這群怪物叫“癩子”。也許“癩子”感受到他們的地盤受到侵占了,也許他們是想來一場和平公正的談判,或是智慧與體能的較量。剛安定下來的先祖們不得而知,一山不容二虎,“癩子”不停的騷擾,讓他們原本疲倦的身心不得安寧,他們商量決定趕走“癩子”。一場與“癩子”的原始戰斗展開了,經過幾次沖鋒較量,人的智慧最終贏得了動物的體能消耗,戰敗的“癩子”沿著蘆葦叢中水流的方向不情愿的流走了。若干年以后,這里又來了一群人,他們在對面的山頭上居住了下來。據說,他們喂養的雞,從兩山相連的那棵粗大的老鴰藤上爬過來時,祖先們這才知道對面山頭也住著人。 說也奇怪,原始閉塞的深山老林,雞的往來帶動了人的往來。對面山頭的人們向祖先居住的山頭呼喊“下灘有人嗎?”,聽到對面的呼喚,祖先們也向對方答應“藤上有人嗎?”又過了許多年,雙方互有來往,互通婚姻,“下灘”叫成了“下潭”,“藤上”叫成了“屯上”。這,就是今天,坡貢村最早的村民:下潭的羅家和屯上的郎家。 奇異的神樹 定居在坡貢這塊土地上的先人們,精心的修建打造自己生活的家園。把低凹壩子里原來“癩子”居住的蘆葦蕩漾的水草地里的蘆葦砍伐,放火燒光,刀耕火種,引水開渠,創造梯田,過起了最早的原始生活。砍伐來粗壯結實的古樹,鋸尖削梢,刨方鑿榫,建起了可防野獸襲擊的吊腳樓;砍來蠻竹,剔枝去葉,截長鋸短,劃成竹蔑,在吊腳樓的四周編成竹蔑籬笆,避風擋雨。 隨后,他們在寨子周圍的山坡上,伐木開荒,修林種地,過起了自給自足的生產生活。他們在房屋四周栽培了許多杉樹、泡桐、梓木、槐花、金絲榔等樹木,形成一道樹林圍墻,又如一圈厚實屏障,把小小的村寨緊緊的包裹在深山叢林之中,他們說這些樹是給寨子帶來風調雨順、五谷豐登的陪風水、護寨神。這些樹木長大成材后,人們根據需要砍來做成柱頭、檁條、方子,建廂房、豬圈、牛圈等。唯有金絲榔是不能砍的,一來它材質堅硬,外形長刺,且它成長很是緩慢,幾十年也才碗口粗細,砍一棵水桶般大小的金絲榔樹,也要砍壞幾把斧頭,為此,人們就叫金絲榔“神樹”,把它保護起來,作為寨神,逢年過節去樹下祭拜。在房屋前后栽種蠻竹,說是風吹竹葉輕快柔和、婆娑纏綿的沙沙聲,會給勞累一天的人們帶來夜夜良好的睡眠。因此,有人說,蠻竹蠻竹,滿滿的祝福。直到今天,許多的布依寨子里,新式漂亮的房屋前后都還會有不少的蠻竹林。 據老人說,我們的寨子里,東西南北中的方位上,每處原來都有幾棵兩三人合抱才能抱得下來的粗大壯實的原始“神樹”金絲榔,它們就像巨人一般,千百年來屹立在寨子里,守衛著寨子的家鄉父老。說也奇怪,過去醫藥不發達的貧窮時代,哪一家小孩夜晚常哭鬧,老人就會找來老魔,到金絲榔樹腳燒三張錢子三柱香,念幾句咒語后掛上一尺紅布,回來之后,孩子就不哭不鬧了。過去,每年的“三月三”“六月六”寨子里的寨老們,都會虔誠的準備豬、雞鴨、米酒、豆腐、粑粑、糯米,香蠟紙燭等各種食物貢品到東邊山頭上的“神樹”前祭拜山神,祭拜儀式端莊嚴肅,程序繁瑣講究。寨老需是品行干凈、德高望重、夫婦健全、子孫滿堂的男性老人。祈求來年風調雨順、五谷豐登、幸福安康。祭拜山神,是布依族每年里最隆重的節日大事。祭山那天,全村放假,人們不能到田間地頭,不準洗衣干活,外出的人得趕在寨老們從土地山神處回來之前回家。家里的老人們都總會對玩事不恭的年輕人說:祭山祭的好,一匹茅草也能把命保!也就是告誡年輕人,祭山是個神圣端莊嚴肅的事情,不能褻瀆神靈。據說有個兵荒馬亂的年月,一群土匪來搶寨子,殺人放火搶東西,人們都往寨子后山跑。有一對孤兒寡母,平時母慈子孝,祭山時總是規規矩矩,食物程序處理妥當有序,沒一點投機取巧偷奸耍滑的不干凈行為。土匪來到寨子了他們才有消息,跑躲是來不及了,孝子攙扶著眼睛不好的老母親剛走到寨口,就看到幾十個拿著梭鏢、長矛、大刀的土匪,沖向每家每戶,無處躲藏的母子倆,就站在村口“神樹”下空曠的大路上,土匪們從他們身邊來來回回走了幾趟,居然沒有一個土匪看到他們娘倆。后來據說,當時是“神樹”的樹陰形成了一層厚實的銅墻鐵壁,遮擋了土匪的眼睛,娘兒倆能看到土匪來往,土匪卻看不到他們,從而保護了當時無處躲藏的娘兒倆。 這種在節日里到山坡上“神樹”前祭拜山神習俗,不知從何年何月起,流傳了多少年,沒有文字的材料考證,唯有一代一代的布依人口耳相傳,前傳后教,沿襲至今。或許,家鄉叫“坡貢”的源頭正是如此。 隨著時代的進步,思想的改變,這樣的祭山風俗日漸淡出現代人的生活中了,神樹也在二十多年前被一個膽大的人家砍倒了,高價賣給了南方的一個木材商,賺取了一筆別人不敢賺的鈔票,唯有古老的美麗傳說卻依舊那樣神奇美妙。 獨特的八角樓 記憶中的故鄉,除了順著寨子蜿蜒爬行、石塊圓滑光亮、拾級而上高低不平的青青石板路,低矮古樸依山而建、橫七豎八的吊腳樓瓦房外,還有那獨具特色雄立在村口院壩邊上的寨門角樓,它雖沒深宅大院的壯觀雄偉,皇宮府第的豪華富麗,卻也是家鄉布依親人們引以為傲的標志性建筑。 離開故鄉漂流在外的我,記憶里總有揮之不去的年少時寨門亭子間玩耍的印象。兒時的故鄉,貧窮的沒有一條象樣的道路,寨子與外界相連的是一條青石鋪就穿越田野的,四百來米長三尺來寬并不平坦的石頭小路,路中間田野的最低處,一座三拱石板橋橫跨流水涓涓的小河。小路與寨子交匯處,是一塊幾百平方米的院壩,四周打著圍墻,院壩的南北出口各有一個布依族古老而別致的小型寨門,院壩進門的左邊,聳立著一座十幾米高的八角大亭子。時光更替,歲月變遷,若干年來,亭子如一把大傘為鄉親們遮陽擋雨,休憩玩耍,鄉親們都親切的叫它角樓。 記憶里故鄉的角樓,那是八棵直徑五六十公分的紅色大圓木柱子,柱子上雕龍刻鳳,描花繪草,樸實壯觀,像八條繡滿紋身的壯漢,堅實的托起高高聳起的兩層碧瓦飛檐雕梁畫棟的屋脊(卻記不起上面蓋的是瓦還是毛草了),與周圍古老低矮單調的布依木板吊腳樓瓦房相映成趣。角樓不大,占地面積似乎二三十平方米,幾塊離地三四寸高,同樣是紅色的厚似手掌的木板圍繞成八面形,穿緊在八棵紅色大圓木柱子凖頭里,如條凳般供人們休閑靜坐,老輩人們都親切的稱呼它為八角樓。 小時候的我等孩子,經常在八角樓里玩耍,打角板(紙折的三角或四角形玩具)、打子(六顆或是七顆小石子)、躲貓貓……那時候,簡單的游戲也可以從天亮玩到天黑。玩累了煩了餓了時,就會有人說一句“走,去我家吃糯米飯后再來玩好不?”立即,幾個孩子一哄而起,到有糯米飯的孩子家推開門,手也不洗抓起就吃了。那年月,沒有什么下飯菜,也沒有什么香甜可口的佐料,清淡的豬油混合淡淡的食鹽炒一下糯米飯,吃起來就是最好的味道。孩子們也無需用碗,直接用手抓起糯米飯放進嘴里就是了,也不管你小手是否干凈,你一團我一團就這樣手抓了吃,也沒有誰去想過什么“衛生不衛生”的事情了。大家吃飽后,又到院壩里角樓下玩了,直到自家的父母回家來煮好飯菜,還不見孩子回來,才不得已在自家的墻角邊大聲叫喊孩子的乳名。今天想起,母親那時呼喚乳名的聲音,似乎還親切的回蕩在耳邊。 月明星稀的夏夜,聒噪了一個夏天的青蛙也不在唱了,明亮如晝的月光籠罩著整個山村,似水般靜靜流淌在院壩里,四周靜得出奇,唯有角樓里坐著的幾個不大不小的人,還在調試著手中的樂器,努力尋找著恰當的韻律,之后來一場溫柔如水的“八音坐唱”;抑或一群“梁山少年”立在月光下,各自握著手中的十八般“武器”,圍繞一張八仙桌,交流“鬧新春”時如何配合“舞獅”“搭臺子”的武術練習心得;抑或幾人坐在亭子中木條方子上,七嘴八舌、各抒己見,討論研究、組合完成白天割柴時突然想到的一首“山歌”……突然,燈光還亮著的那家的門“吱咯”響了一聲,隨后就是清晰柔和的一聲招呼“宵夜整好了,吃宵夜嘍!”院壩中角樓里的人們就自然而然的不用邀約也無需推辭,起身向“宵夜整好了”的那戶人家去了。所謂的宵夜,自然又是布依人喜愛的香甜可口的糯米飯。 雄偉古樸的八角樓,在蒼蒼歲月與改革奮進的社會浪潮中已成為歷史,在今天拔地而起的現代樓房間,已找不到它曾經的印跡,唯有不變的傳說故事,記憶深處仍舊激蕩鄉音鄉情的漣漪。 >>>更多美文:原創散文

 


台北哥斯大黎加咖啡評價分享 雲林哥倫比亞咖啡送禮推薦 bemo cafe冰釀咖啡口感如何桃園精品咖啡企業送禮推薦 花蓮即溶咖啡評價分享 bemo cafe奶萃咖啡分享基隆浸泡式咖啡網友推薦 屏東不酸的咖啡新年送禮推薦 bemo cafe壺泡咖啡試喝心得

arrow
arrow

    d68vwfj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